今年前4个月,吉林油田大力推进削峰填谷专项工程,通过科学调整间歇抽油方案、精细控制单井罐加热、加强办公生活用电管理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油田用电高峰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累计电费1660万元。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吉林油田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每年约14亿千瓦时,占生产经营成本的30%以上。预计全年高峰时段和高峰时段占32.78%。随着电价的上涨趋势,降低用电高峰无疑成为降本增效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年以来,吉林油田紧紧围绕扭亏脱困这个中心任务,刀刃向内,精打细算,科学分析用电总体形势,多措并举消化上涨的用电成本,全力实施削峰填谷专项工程。
本着效益优先、不减产的原则,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并实施了中间抽油方案,在9个采油厂建立了13个中间抽油示范区。科学调整抽油生产间隔,着力提高低产低效油井效率和挖潜,逐步形成智能丛式抽油。同时开展减冲程、平衡调整、直线抽油机等具体工作。1-4月累计节约电量1423万千瓦时,电费1210万元。
同时,结合精细化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改造措施,用电大户——单井罐实现了电加热。根据各单井罐产液量和抽油次数,明确“避峰填谷”的具体要求,实行“一罐一策”和油水分离抽油,严格控制电加热时间,确保非抽油时间停产。同时积极调整送电时间,保证真正的峰谷。4个月累计用电量529万千瓦时,电费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