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再次进行了1000亿元的逆回购。据央行网站26日消息,为保持季末流动性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6日以利率竞价方式推出14天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为2.35%。
央行网站截图
Wind显示,9月26日,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资500亿元。
资金方面,9月24日银行间市场资金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当月流动性供应充足,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下降逾33个基点至1.67%左右,7天期利率也小幅回落至2%关口附近。
需要说明的是,央行此前已分别于9月17日、9月18日、9月22日、9月23日、9月24日开展了1000亿元、1000亿元、1200亿元、1200亿元、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并于9月17日重启14天逆回购。
平安证券表示,9月17日的5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是今年春节后的首次。为满足国庆长假期间居民的流动性需求,央行有9月推出14天逆回购的做法,今年9月可能达到5000亿左右。
平安证券提到,历史经验表明,央行在国庆前投入流动性进行大规模逆回购,“调峰填谷”操作意在避免节前流动性大幅波动。然而,由于投资期限相对较长、利率较高的基金,国庆前的DR007在大多数年份都上涨了。此外,将于9月到期的中期贷款机制已获得同等金额的延期。如果中后期14天逆回购规模明显增加(比如明显高于5000亿元),四季度RRR减持的可能性也会相应降低。
流动性方面,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表示,对于后续流动性缺口,在不考虑央行套期保值操作的情况下,全年几个月的流动性缺口不小,仍需关注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与财政集中支出节奏差异对资本的影响;此外,在MLF层面完全套期保值的概率较高,但需注意其他工具的流动性。四季度商业银行可能会主动提高超储比例水平,导致准备金需求,资金可能会受此影响,波动较大;同时特别关注9-11月流动性缺口较大时央行的对冲操作和资金情况。整体来看,后续资金需要谨慎。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未来几个月流动性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较大缺口或较大波动。央行有足够的工具来平滑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和支付等因素造成的流动性周期性扰动。市场不应简单地根据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或超额准备金率来判断流动性紧张。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