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债券“南向通”正式通车,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入新时代。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表示,“南下通道”的正式开通标志着债券通道的双向开放,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视,以及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据悉,南向联接首个交易日,40余家内地机构投资者和11家香港做市商达成150余笔债券交易,成交额约40亿元,覆盖香港市场主要债券品种。
比如交通银行在“南向通道”开通的第一天就完成了“前两批”。一是“南向通”首批13家做市商、41家境内投资者之一;第二,我们达成了第一批“南向联接”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外,还有中信证券、CICC、华泰证券、光大证券资产管理等4家证券公司,华夏基金、博塞拉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融通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
市场人士认为,“南向联接”将成为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债券市场的新渠道,实现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资产配置。“南向通道”的落地,将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尝试。
光大证券非银行分析师王亦丰认为,“南向通道”的开通对国内投资者和海外中国发行人都有好处。从投资者角度看,有助于境内投资者拓展投资空间,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有利于券商投资业务发展;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利于降低中国发行人在海外发债的融资成本,带来更多的潜在投资者。
此外,王亦丰还表示,“南向通”的开通有利于境内券商安排海外中国债券,尤其是占比超过90%的人民币美元债券。在国内高等级债券利差已降至历史低位的背景下,配置部分海外中资债券,尤其是高收益债券,有助于增加投资业务收入。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官洪丕正认为,“南行通道”的落地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北行环线成功运营4年的基础上,南行环线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与北行环线形成良好的互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全面互联互通,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华富证券银行行业分析师魏认为,“南向联接”是继北向联接之后的又一重大金融改革开放举措。北行通开通前后,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规模从约8500亿元大幅增长至3.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0%,规模前景巨大。同样,国内金融机构对境外债券投资需求旺盛,相应机构的国际债券投资经验可以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