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日前,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专家组对微生物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年产5万吨月桂酸产业化”项目开展了一期目标评估验收。
据悉,年产5万吨月桂酸项目正是新日恒力近期披露的结束试生产、小批量进入市场的项目。
会上,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表示,研究所高度重视项目进展,将严格按照专项管理规定给予全力支持,并将继续与企业保持合作沟通,确保项目总体目标任务的完成。与会专家对项目组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项目一期目标任务实现,并从技术研发、生产成本、市场开拓等不同方面提出重要建议和意见,对项目发展进行全面把关。
合作企业党委书记赵丽丽表示,希望在项目后续实施过程中,中科院和微生物所继续支持项目研发,确保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她表示,企业将与下游客户保持密切合作,努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在会议总结中,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孙明对项目通过第一阶段专家评审表示祝贺,对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鼓励合作企业和R&D团队再接再厉,积极吸收和落实专家意见,保质保量完成弘光专项二期任务。指出月桂酸产业化项目应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典型案例,总结推广经验,指导其他项目的发展。
据悉,弘光专项是中国科学院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已取得突破、发挥引领作用的重大战略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集成、工程开发和市场应用推广,力争产出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示范改造项目。
新日恒力此前发布公告称,月桂酸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发展战略,月桂酸项目的投产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有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对公司长期经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Sunra恒力采用的第三代技术菌株和精炼工艺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后续产品的持续研发奠定了基础。随着月桂酸的逐步生产,后续长链二元酸系列的其他产品有望不断推出。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Sunra恒力进入长链二元酸领域,有望打破凯赛生物在中国的长链二元酸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