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贷’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的融资难题。今年,中国农业银行吕梁市分行向“吕梁山猪”贷款780万元,用于扩大生猪繁殖。我们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更有底气。”交口县南山白石食品安全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石高兴地说。
近日,记者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去年9月以来,我市通过“乡村振兴贷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合作金融机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5930万元,有力推动了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贷款”是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吕梁市分行在推进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联合推出的支持村集体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由市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吕梁分行按8:2分摊,其中政府份额纳入产业联合体监管机制,承担10%风险责任作为优先补偿部分。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放大5-8倍,煽动银行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对象为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有能力的大户、致富带头人、农民合作示范社、农业托管组织等。
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作为“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运行的协调管理机构之一,积极推动县级“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注资进度,对进度缓慢的县(市、区)及时进行监管,确保县级风险补偿基金注入充分。同时,我们主动与中国农业银行吕梁市分行座谈交流,共同解决我市推进乡村振兴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乡村振兴贷”前期推进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吕梁市“乡村振兴贷”需修订内容(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截至目前,市政府已向风险补偿基金注资6000万元,各县(市、区)向县级“乡村振兴贷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注资5900万元。三批经营主体已入库。
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东珍表示,到2025年,全市“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亿元。补偿全部支付后,全市释放的贷款规模可达40多亿元,将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