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隐形眼镜原本是一个被国际巨头占领的非常小的市场,从未见过这么多国产品牌涌现,获得如此多的关注。
融资热潮始于2020年。1月,4iNLOOK完成2亿元A轮融资,4月,化妆品隐形眼镜垂直电商平台化妆品隐形眼镜汇完成战略融资,6月,穆迪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
这种兴奋一直持续到今天,其中,毫无疑问的是,2021年2月,穆迪先后完成了B轮和B轮融资,总价值约3.8亿元,投资方包括高淳创投、美华创投、经纬中国、GGV ggv资本、本源资本、腾讯投资等头部投资机构。
就在穆迪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后,4iNLOOK也在次月宣布完成1亿B轮融资。本轮融资距离上一轮近2亿元的A只差一个月。
今年7月,美妆巨头完美日记也加入了抢占化妆品隐形眼镜市场的行列,“完美日记隐形眼镜旗舰店”相继在淘宝和JD.COM上线。
在中国,隐形眼镜市场是由庞大的近视人群支撑的,但推动色盲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新一代消费者对美妆的喜爱。一个小小的抢眼元素也撑起了一个大市场,吸引了一波新的消费品牌。
化妆品隐形眼镜新势力也在走“完美日记”的老路:放在社交媒体上,靠KOL带货,结合明星效应;专注于包装和产品设计;相比线下,在线渠道更强大。
短时间内,化妆品隐形眼镜的新动力被部分消费者所熟知,销量也爆发式增长,但化妆品隐形眼镜的赛道毕竟不同于美容化妆品。
由于被归于三类医疗器械,宣传和社交营销的方式受限,与此同时,该品类对安全卫生的追求,导致美瞳品牌利润空间有限。美瞳最终产生的妆效有限、品牌包装设计同质化,也影响了用户粘性与复购。
如今,化妆品隐形眼镜领域崛起的新势力有望成为“下一个完美日记”。他们最终能实现吗?
美瞳新势力何以突围?
资本是逐利的。融资热潮的背后,是近两年来以穆迪、科芬奇为代表的化妆品隐形眼镜新势力受到消费者追捧。
去年天猫国际双十一期间,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三位数,仅淘宝渠道销售额就达到39亿。
《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口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近三年彩瞳复合年增长值近50%,占隐形眼镜市场近60%,且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有色隐形眼镜同比增速达到83%。
回溯行业发展可以发现,一批从小佩戴日韩品牌美瞳产品的消费者,成为了国产品牌销量的支撑。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化妆品隐形眼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90后学生时代,电子商务还没普及,在热门商业区的小店里卖的化妆品隐形眼镜就开始吸引爱美的学生。
同时,采购组还将更多的日韩知名品牌带入中国,其中韩国品牌NEO和OLENS以及日本品牌evercolor和Loveil几乎启蒙了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中国开连锁店,请代言人。其中,OLENS在2018年正式宣布女团BLACKPINK为代言人,ReVIA的代言人为日本歌手安室奈美惠,均邀请了当地一线明星。
OLENS香港旗舰店,来源OLENS官方微博。
在穆迪等国产品牌成立之前,海外品牌赢得了一批忠实的中国消费者,但现在国产品牌正在带走这一批消费者,让这一业务更受欢迎。
不可忽略的是,近两年美妆市场火热,女性妆容逐渐精致化,而美瞳作为眼妆的重点,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重视。,科凤池糖业CEO林穗曾向媒体提到,2018年,当中国制造的彩妆开始异军突起时,他们判断,彩妆行业用户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彩妆品类用户和商家的增长。
化妆品隐形眼镜的新势力也在利用“明星效应”抢占市场。此前,穆迪以《以斯帖余》中的同一段作为宣传点,在Tik Tok、小红书等平台上展开营销。
同时,化妆品隐形眼镜品牌也在发挥情感价值,制造品牌溢价。以COFANCY为例。早期曾以“95后女性性别自尊觉醒”为口号。在其“高光”系列化妆品隐形眼镜产品中,宣传“高光是你眼中有光的瞬间”,迎合年轻一代女性消费者的价值观。
美瞳新势力也需要与传统隐形眼镜巨头对抗。在国内美瞳市场火热之时,海昌、强生、博士伦等老牌隐形眼镜品牌,也开始推出美瞳产品,并发展淘宝、天猫等线上电商渠道。
相比这些传统品牌,美瞳新势力的优势在于产品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此前强生、海昌等都曾因产品花样单一、设计落后被消费者吐槽,这一点也成为了美瞳新势力的发力点。
站在新的消费风口上,美瞳新势力正被期待成为下一个“完美日记”。
美瞳产业跑不出下一个“完美日记”?
美瞳市场变大了,置身其中的新势力究竟能分到多少市场?
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近视人口达7亿,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超过50%,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随着近视低龄化、美妆普及化,美瞳新势力正是其中的受益者,但它们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局限”也显而易见。
隐形眼镜在中国属于三类医疗器械,需要硬性规定的“三证”,包括营业执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根据BBB研究所报道,美瞳品牌被明确规定不能请代言人,并且在抖音、B站等平台的营销方式也会受限。
这也导致Moody与利路修合作,更像是打擦边球,代言人被冠以“修想闪耀探索家”的名称。产品品类的限制,让美瞳品牌的营销方式并不自由,有可能导致它们难以跑得更快。
美瞳新势力也不可能如完美日记等其他新消费品牌一样走平价风格。它们的定价,普遍向传统品牌靠拢,甚至更高。
由于佩戴合格的美瞳产品对眼球健康非常重要,品牌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都需要严格的保障,美瞳品牌的成本很难被压缩。
由此,美瞳行业不比美妆行业,利润空间有限。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2018年、2019年及2020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63.5%、63.6%及63.1%,高于美瞳新势力品牌30%-50%的毛利率。
想要提高毛利率,美瞳品牌则需要做品牌溢价。完美日记等美妆品牌以创新的包装设计+较低的价格圈了一波粉丝,但美瞳市场同质化明显,美瞳新势力也难以在产品名称、产品包装上做出差异化,辨识度较低。
在包装设计上,Moody、COFANCY等品牌,包装设计都普遍走少女风,相比于传统品牌较为时髦,但是与日韩品牌比较,又没有明显的风格差异。美瞳虽然因花色、颜色产生了众多SKU,但最终形成的“妆效”并无眼影、口红等品类丰富,对于一大部分美瞳消费者而言,并没有购买两副以上美瞳的需求。
相比产品外观,大部分美瞳用户更关注舒适度。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曾提到,戴隐形眼镜时人的眼角膜有被感染的风险,且一旦被感染就不可逆。他特别强调,不建议年轻人戴美瞳。这一发言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
美瞳的安全性问题,受到消费者与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在这一核心竞争力上,美瞳新势力受限于国内产业链的不足,研发进度有限。
美瞳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材质。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全球来看,透氧性更高的硅水凝胶已成为主流材料,但在国内未有厂商获批国产注册证,进口注册证仅有强生、库博等个别国际厂商持有。
与此同时,即使美瞳新势力产品丰富、质量过关,也可能受产能限制。报告提到,目前业内认可度较高的美瞳厂家有吉林瑞尔康、甘肃康视达等,年产能均超5千万片,但目前技术积累与日韩也有一定差距。
相比之下,完美日记的高端化却可以借力国外高端品牌在国内的工厂,国内美妆产业链比起美瞳产业而言更为成熟。
中国美瞳市场崛起时间不长,品牌研发能力不足,工厂生产工艺相对滞后,在营销上又因产品品类多有受限,这也导致美瞳新势力,在品牌推广、设计创新到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面临普遍难题。
成为“下一个完美日记”这件事,对于美瞳新势力而言,并不容易。
美瞳市场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行业现状可能将让美瞳新势力经历较长的蛰伏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未来缺乏想象力。
美瞳市场还有更大的爆发空间。据摩根斯坦利调研,中国是世界上视力矫正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同时隐形眼镜配戴率仅有8%,远低于韩国的30%、日本的32%、中国台湾的34%。其中又仅有部分消费会选择购买彩色隐形眼镜,需求仍待充分挖掘。
对于美瞳新势力而言,树立品牌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这不限于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从营销层面包装品牌、培养渠道实力、在供应链上加大投入。
目前美瞳新势力大多以线上渠道为主,仅有少数玩家有线下店。考虑到美瞳颜色和花色的多样,会面临SKU众多和库存管理的高难度问题,线上渠道售卖更具便捷性。
如果将美瞳归类于美妆,在定价上并无太大优势,截止9月3日,Moody淘宝店销量最高的是一款月抛产品,定价为90元,这一价格用来购买一款眼影等美妆产品,消费者的使用时间却可高达一年。
美瞳新势力能做的,便是在那些痴迷于美瞳的用户上挖掘增量。
高复购率的打法是其一。隐形眼镜的使用周期,可以分为日抛、双周抛、月抛、季抛、半年抛和年抛等,抛弃周期越短,也被认为更为安全卫生,这也导致日抛作为一次性消费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根据创业邦报道,一个半年抛用户每年在美瞳上可能不会超过300元-500元的消费额,一个经常佩戴日抛的用户全年的花销可以超过2000元。
日抛的推广,将导致一部分年轻人将美瞳作为一种高频率的美妆消耗品,支撑起美瞳新势力的用户粘性与复购率。
许多品牌也开始在供应链上砸钱。在2020年9月,COFANCY做了一次品牌调整,并强调品牌制作工艺上的“一模一片”。由于模具的厚度会影响美瞳度数的精准度,模具不进行二次利用,就能杜绝因反复使用而产生的磨损和变形。
不过,供应链的升级也意味着大量的成本,目前大多美瞳新势力拿不出来那么多投入。目前Moody和台湾代工厂合作,其创始人慈然曾提到过一个数据,一个自动化成熟的工厂,基础的规模化效应门槛是,生产线每个月能达到2000万片的产能,有8-10条产线,按这样的标准,总价值投入超过2亿元。
更远的构想,则指向了跨界发展。COFANCY创始人多趣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美瞳品类最终的落脚点,可能是一半彩妆、一半护肤。
美瞳起于美妆,也可能让更多品牌自然地走向更大市场的竞争。
在诸多方面,美瞳新势力充满着想象力,但与此同时,它们也深受品类、行业规则的限制,在这种矛盾中探索,是美瞳新势力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