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年的第一个月,许多家庭,男人,女人和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与周家三代人一起欢笑,体验充满烟火和悲欢离合的普通而简单的生活。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由梁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引发收视热潮,成为2022年春节百姓的一场“精神盛宴”。
2019年,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跨越了很长的时空,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以周家三代人的生活为线索,围绕春节庆典、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展开全篇,涵盖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国企改革等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50年来的发展变化。贯穿其中,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有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认为,语言是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有着最古老、最深厚的传统。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在发展自己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将自己与文学区分开来,也从文学中获得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支持。文学和影视相互分化,相互推动,相互发展,相互成全,最终相互强化,相互放大。
“这部小说正是我这几年想做的。”导演陆离在《人世间》年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前就看中了这部作品。他认为小说为文学改编成影视提供了基础:一是生动可靠的人物形象;第二,历史纵深感;第三,人间烟火味的故事。编剧王海玲在原著的基础上给电视剧加入了明亮温暖的色调,“给人希望,但又是真实的”。由此,电视剧《人世间》让观众在文艺作品中听到了精神拔节的声音,看到了一个民族向上的精神。
作家梁表示,电视剧中的许多改编作品都是对原著的改进。比如周目在剧中的形象比小说中更丰满,周复也认同郑娟的剧情处理更有智慧;周炳坤出狱了。原著中母亲去世,电视剧改成屈夫人去世。这一变化很好地诠释了丙坤与屈夫人的友谊。孙在原著中悲惨死去,后来电视剧改了之后她又出现了,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工作者.梁坦言:“如果我的小说可以重写,我会把这些智慧点都融合进去。包括周蓉招收研究生的细节,该剧最终成全了这个年轻人,表现了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包容和关怀。”
从文学到影视,标志着蓬勃的创作和接受的广阔空间。《人世间》作为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探索,为文学在新时代不断延伸和提升自身价值提供了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