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表示,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3个省级以上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区,新增5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国际航线达到100条.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围绕旅游全球化、全要素、全业态发展,实施“六大任务”,全面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
据悉,《规划》提出了深圳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包括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文体旅游产业先行者、国际时尚创意高地、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强调,到2025年,深圳现代旅游体系更加完善,有效旅游供给和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高质量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提出建设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城市、建设国际滨海旅游标杆城市、建设城市旅游创新先锋城市、建设科技赋能旅游引领城市、建设国际国内旅游枢纽城市、建设旅游消费服务示范城市等“六大任务”。
在建设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城市方面,深圳将塑造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依托改革开放的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深圳特色的红色旅游IP;鼓励打造数字创意主题产业园,推进新桥影视产业基地等影视基地建设;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地标群;打造一批集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街区。
在建设国际滨海旅游标杆城市方面,支持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环龙旗湾旅游休闲带”,建设以滨海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的东部山海生态度假区,建设“船、港、城、游、购、娱”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滨海休闲活力区,建设集海洋智慧旅游、空港旅游休闲、海洋旅游体验和生活休闲为一体的西部创新活力湾区;优化“海上看深”旅游项目,打造“海上看湾区”旅游品牌,将“海上看湾区”、“大湾区空中海上游”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精品项目;高水平推进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丰富国际邮轮航线,创新邮轮母港免税入境、免税邮轮、免税城市等经营模式;高水平建设海上休闲运动中心,规划盐田-大鹏-惠州-汕尾及附近香港群岛旅游线路,推进连接深圳东西部的海上旅游线路通航。
建设国际国内旅游枢纽城市,完善广深珠、深莞惠山河旅游联盟机制;加强与惠州、汕尾等市的海岛旅游合作,探索开辟东部海上旅游交通和海岛旅游线路;深化深港澳旅游合作,支持大鹏湾/银洲塘生态休闲旅游圈建设;积极拓展连接全球创新城市和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
在建设旅游消费服务示范城市方面,我们计划在深圳建设全球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线下游客中心系统,加快开通更多旅游线路,推进机场、港口、码头、车站与主要景区(景点)的无缝对接,鼓励建设旅游景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