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赛场上,运动员努力超越,展现风采。在赛场外,与冬奥会相关的内容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周,社会调查中心对226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赛场之外,冬奥会吉祥物的创作和销售(67.5%)以及场馆内的高科技元素(56.9%)是受访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杭某银行工作的肖飞(化名)一直在关注冬奥会。除了关注社交平台上的赛事信息,她还会被一些与冬奥会相关的内容所吸引。“我更关心冰墩,现在不是‘一墩难求’。很多同事都想买。还有冬奥会纪念币,也有很多人在说。”
“赛场外,我最关注的就是吉祥物冰盾盾,真的是火了。”23岁的大学生王俊凯(化名)说,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和冰盾盾相关的视频,忍不住去官方平台抢一把。
“在国家速滑博物馆的‘冰丝带’里,运动员们屡屡刷新奥运纪录,也让我对冰面上的制冰过程充满好奇。”在北京工作的90后路桐喜欢滑冰,一直关注冬奥会冰上比赛。她说,当她看到运动员们在“冰丝带”上不断打破记录时,她也关注了场馆建设背后的许多故事。“我们的工程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不仅更加绿色环保,还能保证冰面硬度更好,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数据显示,在赛场外,冬奥会吉祥物的创作和销售(67.5%)和场馆内的高科技元素(56.9%)更受关注,其次是:比赛器材中的中国制造(54.6%)、赛会志愿者的选拔和参与(46.4%)、赛会医疗和住宿保障(41.5%)以及奥运村的环境。
在京工作的80后滑雪爱好者赵波了解到,在本届冬奥会上,我们有一支非常强大的雪上医疗保障队伍。“高山滑雪非常危险,当运动员发生意外时,他们需要急救。我看到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滑雪医生’团队,不仅医术高超,还需要滑雪训练,我很佩服他们。”
“我见过国外运动员称赞‘智能床’,完成比赛的运动员都舍不得离开。”路桐认为这些都是对我们冬奥会保障的肯定。
“每一个细节对成功举办冬奥会都非常重要,运动会的保障也是重要的一环。”赵波表示,无论是场馆内外的志愿者,还是场馆设备的技术支持,各方面的保障都能让运动员有更好的冬奥体验。“各方的共同努力是一场精彩赛事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