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并明确提到以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过1.1万亿元。
据了解,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不少地方加快了冰雪旅游旺季的启动,冰雪旅游消费火爆。业内人士指出,借助冬奥会契机,可以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速我国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冰雪旅游消费蓬勃发展。
在银装素裹的风景中感受速度与激情,滑雪成为新一年最热门的户外运动。1月1日,吉林松花湖滑雪场,在天猫冰雪节上,100名滑雪者用新年“第一滑”迎接2022年。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全国进入一年来冰雪旅游最好的季节,滑雪消费持续升温。据飞猪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以来,全国各地冰雪主题游预约量保持了46%的周均增长。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都成为今冬最热情的休闲旅游项目。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开幕,正好赶上黑龙江恢复跨省游和元旦假期。资料显示,自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放以来,已成为“哈尔滨亲子婴儿漫步榜”第一景区。不仅门票预订量持续增加,还带动了亚布力滑雪哈尔滨城市观光冰雪大世界联合游产品的人气。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升温。作为中国最大的初级滑雪者市场,每年滑雪一到两次的滑雪者比例高达77%,滑雪成为许多游客冬季体验的首选。”妈妈旅游网首席执行官邹庆玲说。河北张家口多乐美地滑雪场、北京西山滑雪场、内蒙古赤峰梅林谷滑雪场、辽宁东北亚滑雪场、杭州桐庐李胜贤国际滑雪场、绍兴乔波冰雪大世界、成都融创冰雪大世界、广州融创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景区非常受欢迎。
同时,冬奥会也在激活冰雪产业链。天猫“双11”期间,天猫滑雪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0%。根据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产品海外销量较上年增长60%以上,国内滑雪头盔海外销量同步增长15倍。
“随着冬奥周期的到来,‘冰雪制造、救援、度假服务及配套设施’的产业链闭环围绕冬奥经济逐步形成。冰雪消费需求助推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新的消费效益。”奇创旅游集团产业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刘玉南说。
各地的冰雪产业都在蓄势待发。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尽管疫情肆虐,但我国冰雪休闲游客数量已从2016-2017年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长至2020-2021年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游客数量将达到3.5%。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代斌在2022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上表示,在这个冬奥冰雪季,城乡居民对冰雪休闲的向往已成为旅游消费的市场基础。再加上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一个体育、文化
基于现状和长远视角,围绕体育产业和冰雪产业的重要规划也在加速推进。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规划强调,以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加快实施冰雪运动“南扩西扩东”战略,实现全球化发展,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加强战略规划布局,完善冰雪产业区域发展体系。
业内预测,到2025年,我国冰雪游客数量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过1.1万亿元,占体育产业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冰雪运动户外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无锡市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指出,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相继出台,特别是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旅游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参与热情不断提高,我国冰雪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逐渐从基础消费、功能消费向健康消费、体验消费转变。冰雪旅游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与“冰雪”相关的旅游产品持续升温,进一步推动了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更好地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抓住冬奥会机遇,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支持冰雪企业和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冰雪体育赛事和教育产业链。
邹庆玲指出,从调研数据和典型事例来看,各地发展冰雪旅游存在重场馆建设、轻研发等问题;d、制造业,重资产投资,轻运营体系。大部分地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冰雕、冰灯等旅游层面,但冰雪度假产品和冰雪民俗体验旅游产品短缺,产品同质化严重。
“长远来看,发展冰雪旅游,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强化文化创意,发展夜间经济,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第三,完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冰雪产业不仅是体育场馆,还需要产业链上游的教育、研发、创新、规划、咨询、设计、投资、设备制造,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场馆运营和赛事管理。”邹庆龄说。
在吴琪看来,需求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承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应基于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影视等关联业态的融合发展。同时,推动体育产业向服务化、市场化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由“重成绩、轻收益”的精英体育模式向“重收益、强体质”的市场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围绕更好激发冰雪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吴琦建议,一是健全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配套政策,完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支持冰雪企业和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和品牌价值,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龙头企业;三是推进体育场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冬奥会场馆,促进全民健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和大众体育赛事,进一步调动公众的参与和消费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