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电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长江流域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制定印发《“十四五”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城乡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计划很清楚。到2025年,长江经济带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率先建成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城市转型发展区。到2025年,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率达到100%。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公园绿化活动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5%。
规划明确了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流域协调发展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乡建设质量提升、城市建设创新发展、山川城市和谐融合等六大行动。
关于山水人城和谐融合行动,规划提出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突出长江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历史文脉。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相融合,建立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治,落实城乡风貌管控和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引导,推动长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发展,绘就长江山水人和谐融合新画卷。包括编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推进历史建筑认定和挂牌,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开展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保护和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 开展长江历史文化展示线建设工程,打造长江传统聚落文化形象等。
规划还提出,要借鉴上海、重庆等城市的经验做法,挖掘老工业区文化传承价值,引导低效产业功能置换,植入文化展示、商业消费、商务办公等新功能。推广南通、苏州、杭州、长沙、成都等园林城市经验,鼓励沿江省市创建园林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