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重大文化项目、民心工程————云剑会馆文化艺术中心昨天竣工,迎来首映式。从建筑风格、园林绿化,到展览演出的规划安排,云剑馆的首次亮相就洋溢着松江的气息和时代的风采,未来有望成为新城乃至长三角的标志性文化中心,从而助力“上海文化”品牌的推出。
云堂文化艺术中心是松江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弥补短板的重大项目。它位于江南著名公园醉白潭的南部,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之所以叫“云剑”,是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松江被赋予了许多别称,包括华亭、榕城、水谷,而“云剑”大概是其中最富诗意和想象力的一个。
云剑音乐厅的主体结构是“2 3”。两座主要建筑分别是云剑剧院和云剑音乐厅。同时,松江区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资源集散中心也坐落于此,使整个云剑馆成为未来综合性高品质文化地标,集人文高度、艺术气息、城市魅力于一体。
松江区在延续红色文化、融合上海文化、聚焦江南文化的引领下,正在打造绵后历史与新时代文明相得益彰的人文城市。云堂的建成是重要任务之一。
在建筑风格上,云剑会馆注重江南文化。两栋主体建筑均由建筑师邢同和设计,突出了“新中式”的美学风格。两个屋顶呈波浪形,就像两本打开后上下颠倒的书,应该与松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匹配。同时,起伏的轮廓就像松江标志性的天际线,宋军——九峰山,展现出美丽的风景。建筑立面上,深浅不一的竖向装饰犹如一把黑白琴键,隐藏着“钢琴与音乐”的形象,寓意奏响时代篇章。
室外景观方面,云剑馆大量运用中式园林手法,融入更多松江元素。广场南侧,起伏的地形由堆土形成,用松木、云石装饰。中轴线布置镜池形成倒影,将松江山水骨架“九峰三叉”的意境引入园林。面对大门中心区域,用一个缓坡突出松木风景,一个双鹿雕塑象征松江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即金代的陆机和陆云兄弟,形成“二陆读书台”的景观。在剧场与展厅之间的下沉式中庭中,灵璧石、太湖石、泰山石,辅以“干山水”的手法,诠释了松江历史上又一人文典故“天马三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毗邻名园醉白池,云剑馆还采用借景手法,将公园的景观引入视线,从而形成了一幅具有持续魅力的景观长卷。
昨天首映式的首展,可以说硬件之外的软件层面也凸显了松江新城历史与当代的人文气质。第一场音乐会在剧院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作曲家强的《第一乐章》。云厅艺术展览馆慷慨地将第一个展览空间交给松江历史上的两座“非遗高峰”,即——缫丝和古绣。除此之外,融合了长三角众多艺术家精湛手工艺的江南手工大会也同时在另一个展厅举行。
据报道,未来两三个月,随着更多文化设施和载体的入住和完善,云剑馆有望正式投入运营,这将进一步推动松江新城的文化形象建设,提升松江人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