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2%。冰雪产业(含滑雪场四季经营)总规模1500亿元,已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长。
为此,我省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市格局,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服务对接国家大事和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核心引领、石家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极“两极”支撑、秦皇岛海洋体育产业发展极, 在大运河体育旅游产业带、太行山户外运动产业带、燕山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带、覃堂仓滨海体育产业带等“四带”带动下,雄安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园、张宝冰冰雪产业集群、冀中冀南特色体育产业集群、施琅张苍、定州体育制造业集群等“四带”协同空间布局,形成了冰雪产业优势突出、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根据规划,我省将全面整合滑雪场资源,建设国际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举办更多国际、国家级赛事,打造高水平体育旅游度假区,培育一批集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精品项目、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打造全区四季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功能集群, 并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体育产业核心区打造成为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度假区、高端赛事。
同时,将发展承德、保定两大冰雪产业集群,以保定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研究基地、河北承德塞罕坝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带动地方发展,建立国家级、省级体育(冰雪)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举办国际大型冰雪赛事,开展国际冰雪项目培训和对外交流。冰宜冰宜雪的太行山、燕山沿线市县,将推进四季经营,打造区域热点,推动冰雪与相关产业融合,实现全省冰雪产业规模化发展,成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
我省还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新高地,实施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深度对接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基地建设、平台开发、赛事联动、冰雪推广、业态拓展、市场培育、人才培养、产业转移等8个重点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区域体育产业生态圈。
此外,要突出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大力发展运动训练产业等。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体育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