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2021年CCG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开门迎客。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业态,上海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新亮点。记者了解到,2020年,上海动漫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0%,并将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值得注意的是,5G、VR、区块链、云技术等高科技融合IP,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力军。虚拟偶像主播市场增长迅速,较去年同期增长350%,有赶超实体主播的趋势。
亮眼的数据勾勒出新版上海动漫产业。上海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发源地,动漫产业在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持续稳步发展。据统计,上海现有动画公司7.05万家,同比增长27%。庞大的企业集团全方位支撑着完整的产业链。在多元化竞争格局下,头部企业成长发展:拥有全国最大的二级用户,月用户2.02亿;阅文集团拥有作家900万人,网络作品1390万部,网络阅读年收入达49.3亿元,同比增长32.9%。
数字化转型展示了上海动漫产业的新方向。动漫产业本来就是数字化的。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动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助力上海动漫展会服务能力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2020年上海将举办8场大型动漫展览,接待观众50万人次以上。上海动漫展的数量和面积,以及每年的观众总票房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
丰富的作品剪辑出上海动漫产业的新形象。去年上海有三部动画电影,包括合拍《飞奔去月球》。电视动画持续增长,上海备案项目62个,总时长7888分钟。其中,左岱文化的《艾米咕噜》已分布在70多个国家,《凹凸世界》 《刺客伍六七》等作品影响广泛。
目前,上海动漫游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更多优质原始资源、更多跨界合作,产业内涵更加丰富,涌现出更多潜在增长点。与此同时,动漫的破圈能力越来越强,与城市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从城市表达、城市符号、城市形象等方面衍生出一批新形象。专家认为,面对新的机遇,动漫人需要展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以动漫表达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