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河南省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暨中国现代考古百年活动(以下简称河南“百年考古”系列活动)在三门峡市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启动。
到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100年。中国田野考古的第一步始于渑池县仰韶村。仰韶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文化,因仰韶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现代考古技术、方法和理论建立起来的史前文化,从而开启了用科学方法探索和重构中国古代史的进程。
这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河南考古百项考古工程”评选、“河南考古大师”评选、“河南考古成果展”等。还特别策划了“考古百年巡礼”“考古学家走进考古遗址”等公众参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向世界展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在中国考古学诞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向河南文物考古工作者展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风采
百年来,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丰硕,考古发掘和研究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渑池仰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现代田野考古的开端;偃师二里头夏都的建立,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一系列王都的发现和研究,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亮点;安阳殷墟甲骨的发现,使3300多年前的中国文学史向前迈进了一步。河南考古项目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国家重点工程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评选中,河南17项重大考古发现入选,位居全国第一,安阳殷墟以最高票数位列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1990年以来,河南入选的考古新发现多达49项,在全国遥遥领先。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考古项目的中心区域,河南考古以一系列重大发现彰显了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日报新闻部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