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发布《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升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资源价值实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吉林省乡村旅游“升级版”。
近年来,吉林省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并初具规模,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4.77%和35.65%,均高于全省旅游平均增速2倍左右。乡村旅游也是疫情后恢复最快、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产品业态,形成了以冰雪旅游为代表的“白”、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黑”、以生态旅游为基础的“绿”、以收获季节为特征的“金”、以弘扬抗联精神为主要文化内涵的“红”等五色产品体系。
《意见》总体要求坚持“三业融合”,立足“生产、生活、生态同步”,聚焦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进资源变资产、资本变股份、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施乡村旅游“一个亿”工程。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乡村旅游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基础进一步完善,贡献显著提升。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20%和25%,实现“十”聚、“百”系列。“千余”精品和“万人”人才,将打造“点上的魅力、线上的风景和面。”
《意见》提出对接“一主六副”的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绕城、沿路、沿江、临景”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一环两线三带十区多点”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即在昌吉市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圈, 东部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圈,西部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验圈,打造松花江休闲度假旅游带和鸭绿江。
今年以来,吉林省开展了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活动,吉林省红色旅游品牌越来越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迪说,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大多分布在农村。吉林将站在“红色资源、红色旅游是打造万亿支柱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高度,把红色旅游作为打造吉林省旅游地图的新突破点,成为继冰雪、暑假、乡村旅游之后的第四块拼图。构建“红与白”“红与绿”“红与蓝”“红与金”的多彩旅游产业格局,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东北抗联精神核心展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