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朱宝良近日出席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智伯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时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基本回到潜在经济增速附近。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效果显现,将有利于消费增长稳步回升。他建议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持续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不应该急转弯。
朱宝良表示,得益于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复生产,中国经济将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快速复苏。2020年,生产恢复明显快于需求恢复,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从今年同比和环比增速看,需求侧恢复快于供给侧,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加快,零售和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恢复。其中,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朱宝良看来,下半年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将会下降。然而,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将会回升。下半年,专项债券发行速度和财政支出有望加快,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恢复。此外,目前产能利用率已恢复正常水平,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提升,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这些因素有利于稳定制造业投资,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将适度回升。
对于下半年消费表现,朱宝良认为,国内疫情防控较好,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有效,就业形势好转,均有利于消费增速稳步回升。但预计消费不会出现反弹报复,消费增速虽在上升但幅度有限。消费的表现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消费意愿。央行对城市储户的调查显示,一季度居民选择“更多储蓄”的比例仍高达49.1%,远高于2010-2019年41.4%的平均水平。第二是杠杆。2020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6.1个百分点,创多年新高,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朱宝良建议,首先下半年的宏观政策要按照一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要急转弯。应当保持旨在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价格对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约束。在现有资本管制政策的基础上,保持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对冲美国等政策的溢出效应;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失时机推动开征房地产税,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绿色金融作用。防止对经济运行实行一刀切的调控方式;三是加强期望管理。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妥善处理国际经贸关系,避免投机炒作。引导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健康发展,及时提高交易保证金。加强国家间经济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