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动画片里有些内容不适合孩子看,一直让很多家长担心。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文卷网)对1525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95.1%的受访者担心儿童不宜内容在漫画中的有害影响。虽然77.9%的受访者表示会提前放映动画片,但只有59.4%的受访者认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动画片中不适合儿童的内容。
95.1%的受访者担心动画片中不适合儿童的内容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在调查中,95.1%的受访者担心动画片中不合适的内容会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
南京大三学生何远丽(化名)记得小时候经常模仿动画片和一些武侠片。“如果家里没有威亚,我一定会飞遍天下。”。她觉得自己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如果调皮或者好奇,就更难避免这种模仿。她呼吁永远不要低估卡通对儿童的影响。
在调查中,82.6%的受访者担心这些内容会诱导儿童模仿危险行为,74.0%的受访者担心影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56.7%的受访者担心危及儿童的心理健康。
王林,在北京某央企上班,有一个女儿,小学四年级。她女儿很喜欢看《精灵梦叶罗丽》,痴迷于收集这部动漫的周边卡产品。王林和女儿看了几集后发现,虽然这部漫画的主题一直强调保护环境,但在具体情节上却是在玩早恋,有各种争风吃醋甚至校园霸凌的情节。虽然坚决不让女儿继续看,王林还是担心之前看那么多会对女儿造成不好的影响。
只有59.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放映可以有效避免儿童不宜的动画片内容
有多少人会提前给孩子放映动画片?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会接受筛查,15.0%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何远丽觉得应该筛选一下。儿童动画片不仅要注重视觉效果,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为儿童树立健康向上的榜样。
虽然超过70%的受访者会提前为孩子筛选动画片,但只有59.4%的受访者认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动画片中儿童不适合的内容,40.6%的受访者表示难以避免。
上海摄影师张佳的姐姐刚刚生了两个孩子。看到妹妹从早忙到晚,张佳深深地感到,虽然父母不能缺席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但年轻的父母现在压力很大。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工作也要忙。如果一定要提前看完每一部动漫,时间成本太高,不现实。还是专业的人应该做专业的事,用动漫评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