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长江公路大桥25日上午竣工通车。该桥将合江南北地区串联起来,彻底结束了两岸人民渡河的历史,使江北地区和合江县四个镇的40多万人受益。
25日上午,一场雨过后,长江有点冷。站在合江县富阳街长江边的枣林桥墩上,桥像一只展翅飞过长江的燕子。桥下,不时有货船装载过河。“坐船过河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这座桥将开启我们新的幸福生活,成为我们的‘幸福桥’!”富阳街的村民田站在河边看着桥。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是《四川省2016—2020年渡改桥建设规划》跨海大桥之一,主跨507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闫飞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桥长668米,全长1420米。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60 km/h,双向六车道。该桥起于合江主城区富阳路与邵敏北路交叉口,止于米白镇达尔多渡口。
通过几十次试验,四川桥梁设计人员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将C70自密实微膨胀泵送混凝土灌注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主拱管中,有效提高了承载力,节约了工程造价,与同规模的同类悬索桥、斜拉桥相比,至少节约了9000万元。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结构轻、节约成本、结构整体刚度大、易于维护等特点参与该桥设计的四川省公路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汪洋表示,根据地形、地质、泄洪等条件,经过与推力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比较,最终选择经济优势最大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穿越长江主航道。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钢管混凝土拱桥大构件精确安装的难题,最终采用了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设备投资少、系统转换少的斜拉扣合法。同时,提前在吊杆、系杆、主拱、边拱、主墩等重要部位安装相关监测设施和设备,实时监测桥梁线型、应力、索力等重要参数,实现桥梁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测,实时反馈桥梁状态,确保桥梁施工安全高效进行。“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拱,主拱弦管采用C70高性能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一根单弦管需要连续顶起,一次浇700立方米左右的混凝土。”汪洋说,为了克服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参与方进行了10次技术验证和试验,克服了16个技术难题,为大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合江长江公路大桥已成为连接旧城南岸和新城北岸的重要通道,大大缩短了重庆永川、荣昌等地与川南、黔北的距离,对于加快合江“撤县立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川南、渝西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