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位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尽管拥有出色的学术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多次因为本科双非学历而被知名企业拒之门外。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根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的一项调研显示,七成受访者曾遇到对“第一学历”有限制性要求的企业。
调研数据显示,有四成受访者曾接触到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注了“985/211本科优先”、“仅限统招/全日制本科”等字句。这意味着,在求职过程中,本科出身成为了许多企业筛选简历的重要标准之一。即使求职者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丰富的经验,也可能因为本科双非而失去面试机会。
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在应聘时虽然企业对“第一学历”没有明确标注,但仍感受到“隐形门槛”。这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虽然没有公开表明对第一学历的要求,但在实际筛选简历和面试过程中,却会优先考虑本科出身较好的求职者。
这种对第一学历的过度重视,不仅限制了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也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许多优秀的求职者因为本科出身不佳,而难以获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岗位。这不仅对求职者个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提出了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企业摒弃“唯名校论”的偏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学历只是一个人过去学习经历的证明,而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对求职者能力的考察和评估,而不是仅仅盯着学历这一纸文凭。
同时,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招聘政策,为求职者创造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求职者而言,面对学历歧视的现象,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寻找那些更加注重能力和潜力的企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总之,985硕士求职因本科双非被拒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学历歧视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摒弃偏见、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才能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