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表示,微信从一开始就未提供“已读”功能,并且未来也不会推出。他强调,这一决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用户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的深思熟虑。张军指出,“已读”功能虽然能让发送者了解消息是否被接收者查看,但同时也可能给接收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
在张军看来,当用户发送消息后,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复,而发送者又能够通过“已读”功能得知消息已被查看,就可能会产生疑虑和不安。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用户的心情,还可能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急于回复或暂时无法回复的消息,接收者可能会因为“已读”功能的存在而感到被迫回复,从而增加了社交压力。
微信作为一款主打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的社交软件,一直将用户隐私和轻松自在的沟通环境放在首位。张军表示,微信团队认为“已读”功能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违背了微信所倡导的友好便捷的理念。与其让用户为已读状态而苦恼,不如提供给用户一个更宽松自由的沟通环境。
实际上,关于微信是否应开通“已读显示”功能的讨论并非首次引发关注。早在2023年7月,类似的话题就曾登上热搜榜,当时腾讯就已明确表态反对“已读”功能。张军还透露,在2018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并坚持认为“已读”功能不符合微信的产品理念。
腾讯客服此前也曾回应称,目前微信暂无消息已读功能,这一表态与张军的观点一致。对于用户的担忧和需求,微信团队一直在通过其他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用户体验,如加强隐私保护、优化聊天界面等。
张军的重申再次表明了微信团队对于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和坚守初衷的态度。未来,微信将继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功能,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加愉快和畅通的社交交流。同时,微信也将继续关注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社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