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云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交警介绍,他们通过监控发现,这名男子驾驶的是一辆问界新M7智驾版新能源SUV。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他开启了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随后便双眼紧闭,瘫倒在椅子上,进入了梦乡。这一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车辆行驶里程超过了100公里,并且期间还存在超速驾驶的情况。
交警部门迅速行动,根据监控信息找到了这名男子。面对警方的询问,他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按照法律规定,该男子因疲劳驾驶被罚款200元,同时因超速20%不足50%被记6分并罚款200元,总计被处以罚款400元、记6分的处罚。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智能驾驶安全的警钟。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辅助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不能盲目信任、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驾驶员应时刻注意观察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如果感觉疲惫,应前往服务区充分休息后再行上路,切勿将生命安全交由机器掌控。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驾驶员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存在严重认知误区,将其简单等同于自动驾驶,从而放松了警惕。这种认知偏差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可能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威胁。
此外,部分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时也存在夸大之嫌。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车企过度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而对功能的局限性和使用风险却轻描淡写。这种误导性的宣传让消费者产生了错误的预期,认为车辆已经具备了高度自动驾驶的能力。然而,当前市场上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大多处于L2级别,仍需要驾驶员全程保持对车辆的监控和接管能力。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共同筑牢智能驾驶时代的安全防线。驾驶员应增强安全意识,主动学习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使用边界和限制。车企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宣传推广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时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如实告知消费者技术的局限性和使用风险。监管部门则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的权利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